2023年5月10日星期三

01. 塘水滾塘魚

很多人說塘水滾塘魚,到底具體是怎樣呢?
 
一個經濟,沒有資金流入算不算?看情況,如果還有增長,那也有資金流入;又或政府能夠刺激(印錢、降息、基建什麼都好),那也可以。
 
一個股市呢?又不一定和經濟連成一體,市場口味會轉變,水可以流出去,又可以從其他地方流入去。政府可以微調控制,投資者可以改變心態。
 
再細一點,每個股市板塊炒作也就是把水調來調去。水太多的時候就漲,會滿瀉;太少的時候,邊緣就乾了,中心卻總有水的。
 
套在美股,加息,水只是加慢了,但息加了會轉變風險胃納,錢可以用來定存、買債,所以水還是少了,留在最中心的龍頭股,有餘的去了話題板塊(如AI)。如果經濟真的差的話,水會慢慢少了,不過政府又肯定會想辦法加水(尤其大選年近);如果經濟有救的話,水當然會慢慢多,政府相反卻不一定降水,到時候又會滿溢(牛市)。通脹是調水的重要因素,不過無論如何,中間是肯定有水的,邊緣沒有,但向上望有機會,較容易樂觀。
 
套在內地,資金不流入,但本來無一物,加上資本管制,流出也可能不嚴重吧。不過內房崩潰會減了水,太多政策又會減少投資胃納,股市的水會立即少了。反過來,經濟重啟後還有增長、通脹不高可以降息、政府基建等都增加了水,所以股市的水少了之後也可以慢慢補回來。更重要的,樓已經不是理想的長遠投資了(內房債同時亦破了債市),經濟上多了的水,總有一天要找個地方流去股市,只等口味改變(畢竟低息)和時間去蓄水。時間可以讓人慢慢樂觀。
 
套在香港,水因為地緣政治原因立即離開,或移民慢慢流走,但看客觀因素,港息還低於美息,那資金應該還充裕吧(可能另有流進來的錢?)。對港股來說呢?地緣風險肯定讓錢流出,政府的錢也有更優先的選擇吧。息加了點,口味會轉變保守,又是讓水流走。新一代怕做韭菜,投資可能寧願美股或加密貨幣,政府又短視加股票印花稅,又是長遠讓水流走。息由市場控制,資本出入自由,基建也不能加大得怎樣,增長長遠難言高。現在環境水能流走得慢一點也算不錯了。看看,邊緣的股都乾了,炒作根本沒有或者極短線;現在是中特估的世界,最中心的中心才有水。其他的,等板塊輪動短線炒作。當然,如果大股東有水,也可以趁低私有化的。
 
港樓由於辣招和投資價值降低,至少股市的水不會流去那邊。如果解除一層樓的辣招的話,可能再搶了水。如果解除外地人的辣招的話,則能讓多些水流進,可能也有些幫助。到時候再看看是對是錯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