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6月27日星期二

07 十年恆指故事(上)

巴菲特的名言:如果你不願意持有一檔股票十年,那就連持有它十分鐘都不要考慮。

他亦曾有一個十年賭局,S&P 500指數基金十年總回報優於五隻對沖基金總回報,結果也大勝。

第一個看法,十年在價值投資來說,也足夠時間去擺脫估值週期的影響,可以不理短期上落,獨立分析價值。

第二個,低費用的指數基金比高費用的主動基金更好,只要時間夠長,大市趨勢向上,不用Time the market

最近日本和印度都到了歷史高位,我有home bias的恆指令我感歎,在足夠時間下,反映大市的指數基金竟然仍然是負回報。日元和盧比都長期積弱,會不會只是貨幣的影響?於是我把指數回報都用美元計價,得出以下的圖表:











2012年起計,是唯一虧損了的市場(雖然沒有調整派息有點不準,但也是明顯最弱吧)。我也特意把Nasdaq除掉,免得偏向科技創新板塊而差別更大。最弱就是中港市場,接著印日都翻了一倍,S&P更翻了兩倍。

美國印錢萬佛朝宗也沒話說,但中港那時開始落後其他市場?第一次,在2017年末曾經差一點就追上了,但2018Trump開始關稅貿易戰就開始和日本拉開了。

第二次2020年初新冠散播,印度差不多跌回中港水平,後來不知道是地緣政治,還是內在政治,或是內房泡沫問題,我也沒有能力去深究不過明顯就是弱勢。香港也在那一年開始,比已經弱勢的內地還弱得多。

第三個大概是2022年三月後俄烏及其他影響,中港遠遠沒有回復到那時候的水平,其他市場則差不多收復了。

脫鉤、避險、走資、經濟等等的原因都耳熟能詳了,估值便宜卻也是事實。上落區間不斷向下移,樂觀的可能還在等一個牛市重來(減息?停戰?重大經濟利好政策?)。客觀說,十年多都是走同一個方向,確是需要一個更大的催化劑把之前弱的原因淡化。有些如經濟泡沫可以被時間淡化(日本用了三十年!),有些比較一次性如外國脫鉤(走了就不能再走了)。不過最差就是本地資金都進入了惡性循環,勇者都不斷被割,剩下的只有驚弓之鳥,只敢買些高息股,又或隨時避險。每一年不是怕哪裡會大選,就是怕新政策,資金都變成超短線。希望有出乎意料的發展,到時候慢慢再重回港股也未遲。

可惜的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讓大家離棄恆指。(下篇續)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